“为什么要用沉重这个词呢?”

 人参与 | 时间:2024-12-27 18:24:19

  中新网12月19日电(刘越)提起“退役运动员”,用沉你会想到什么关键词?用沉

  也许是奋斗、积极、用沉励志,用沉也许是用沉遗憾、沉重、用沉感伤。用沉

  高光时刻之后,用沉是用沉黯然离开,还是用沉重新出发?退场后的答案,应该由退场的用沉人来给出解答。

  这一次,用沉关于“退役”,用沉他们有话要说。用沉

  李玄旭

  前游泳运动员 退役7年

  北京时间晚八点半,用沉李玄旭刚回到家。“在电商行业,加班是件正常的事情。”她无所谓地笑笑:“当运动员的时候,九、十点钟就要睡觉了,现在有可能才刚下班。”

  那段在泳池里劈波斩浪的日子,已经过去整整七年。

  “赛场上,你的高光时刻是什么?”

  “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。”

  2012年7月,李玄旭和队友一起夺得伦敦奥运会女子400米混合泳铜牌。在三年后的全国游泳锦标赛中,她以4分44秒78的成绩问鼎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,实现职业生涯的最后一舞,从而逐渐淡出泳坛。

  回望过去,她最大的感受是“当运动员真苦”。

  “我是2017年退役的,想换一种生活方式。因为我对世界充满了好奇,向往能去做跟运动员不相关的事情。想跳出舒适圈,去尝试不同的职业,也想看看自己能否生存下去,能否做得好。”

  2012年伦敦奥运会,站上领奖台的李玄旭。受访者供图

  “退役之后,你的高光时刻是什么?”

  “今年带领团队,打了一场漂亮‘仗’。帮助一个品牌在整个行业里做到了比较好的口碑。”

  人体细胞大约七年更换一次,2024年的李玄旭已脱胎换骨。赴上海交大攻读硕士、在运动品牌尝试媒体营销、到时尚杂志担任实习编辑……经历了林林总总的新阶段后,如今的她从事电商营销与商品企划工作,管理着一支十余人的团队。

  当年被教练强势管束,成为中层领导后的李玄旭却选择“以德服人”:这些95后、00后的小朋友,很难跟“压制性”的领导风格同频。你得教他们如何去做事,他们才会服你。

  退役后,李玄旭的生活照。受访者供图

  “我挺满意现在的生活,非常充实,而且能学到很多东西。工作让我改变了很多,无论是在为人处世上,还是做事风格上。”

  “当运动员的时候,我不太善于跟别人交流,只要把教练布置的训练计划做好就行了。但工作迫使我打开自己,跟客户对接,跨部门合作。”

  “很多人会带着沉重的情绪来讨论‘退役运动员’,你怎么看?”

  “为什么要用‘沉重’这个词,来形容退役运动员?”

  “每个运动员都希望自己能拿到金牌,但是冠军只有一个。我们应该期待后续的生活,因为不当运动员的时间是更长的。”

  “告别运动员的身份需要一个过渡。这个过渡,是我们的必经之路。”

  朱超

  前短道速滑运动员 退役20年

  脱下冰刀的第五年,朱超拿起了钢枪。

  放下钢枪的第三年,朱超拿起了笔杆。

  2014年,朱超回到他心心念念的短道速滑赛场。这一次,他的身份是裁判。

  “赛场上,你的高光时刻是什么?”

  “实话实说,没有。”

  朱超爽朗大笑:“我8岁左右开始学习短道速滑,一直练到2004年。年纪小的时候取得了一些成绩,到青少年阶段就没有什么运动成绩了。”

  1999年,朱超在全国短道速度滑冰少年儿童公开赛中获奖。受访者供图

  由于左臂肱骨粉碎性骨折,朱超只能无奈退役。退役后,他重新参加高考,就读于吉林警察学院法律事务专业。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入伍当兵,军旅生涯中还曾荣获过三等功。

  “复员后,我在长春公交集团电车公司工作至今,现在主要负责党建工作、组织发展(党员发展)、纪检工作、大材料撰写。”

  2014年,朱超开始参与短道速滑裁判工作,后来成为国家级裁判员,并担任了北京冬奥会等大型短道速滑赛事的弯道管理员。

  “退役之后,你的高光时刻是什么?”

  “作为裁判员,参加了北京冬奥会、世界杯,以及接下来的亚冬会。国际大赛我已经全部参加完了,也算是裁判生涯中的高光时刻。”

  2022年,朱超在北京冬奥会担任弯道管理员。受访者供图

  朱超笑称,选手时期,自己的运动成绩不是很好,这几个世界级的大赛都没参加过。没想到10多年后,居然能以裁判身份站上如此盛大的国际赛场。

  “换了一种身份去圆了曾经的梦,这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。”

  迄今为止,朱超担任弯道管理员的时间,已经追上了整个运动员生涯。十年又十年,无数春秋绘就他的退役新蓝图。

  “不要害怕,加强规划,运动员曾经为国家荣誉奋战,也能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。哪怕是平淡的工作,也能成为你未来的高光时刻。”

  曾巧真

  前手球运动员 退役32年

  “感谢你们能关注退役运动员,更感谢你们能关注手球项目!”

  曾巧真的开场白,说得分外漂亮。

  从决绝离开到重回体育,这位老国手从小就不走寻常路。曾巧真出身于武德充沛的广东东莞,受《霍元甲》等武侠片影响,她从小热爱体育,初中时幸运入选广东省篮球队。

  “报到后,第一顿饭吃的苦瓜。我当时想,看来这个生涯还是蛮苦的。”

  一语成谶。在省队打了一年多后,教练建议曾巧真换项目。原本想去踢足球的她,却因视力问题被拒之门外。后来,曾巧真开始接触“冷门项目”手球。仅仅两年时间,她就进入国家队,辗转各国比赛,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

  “赛场上,你的高光时刻是什么?”

  这个问题,曾经是曾巧真的内心禁忌。

  运动员时期的曾巧真(白衣14号)。受访者供图

  1991年,她所在的中国女子手球队参加当届世界杯比赛,目标是闯入前六名,从而获得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入场券。“当时,我们以小组第一名的身份出线,八支队伍进前六应该不难。所以我们还庆祝‘提前’拿到奥运会资格。”

  没想到,进入第二阶段比赛后,中国女手在关键场次失利,最终与巴塞罗那奥运会失之交臂。“那一次对我的刺激太大了。再加上比赛结束后得知指导老师患了癌症,我感觉心灰意冷,就回了东莞,结束了运动生涯。”

  那一年,曾巧真22岁,对体育“因爱生恨”。“打开电视看到体育,我马上换台。介绍我跟新朋友认识的时候,我也最讨厌别人说我以前是国家队的。”

  后来,曾巧真下海经商。销售牛奶、卖服装、开公司,事业蒸蒸日上,结婚、生子一气呵成,“手球”似乎离她越来越远。

  “退役之后,你的高光时刻是什么?”

  这个问题,曾巧真依旧没有直接回答。

  她记得,2017、2018年左右,国家手球队邀请老队员到北京参加第四届手球俱乐部联赛。

  “我过去参加这个比赛,拿了第一名。你觉得我为什么会拿第一名?”

  “因为您坚持锻炼?”

  “因为当时男子队八支队伍,女子队一支队伍,我们自动成为冠军了。”

  曾巧真苦笑着说出答案。

  当时,她一个人在球场边坐了半天,也想了半天。“后来,我一下飞机见到丈夫,说的第一句话就是:我要砸锅卖铁干手球。”

  开启“幼儿手球”新事业的曾巧真。受访者供图

  2018年,曾巧真卖掉公司、组建团队,推出幼儿手球项目,致力于在全国推广幼儿手球。2019年时,该项目被国际手球联合会作为一个推广案例进行宣传,这令曾巧真骄傲不已。

  “我很有成就感,也很开心。最值得骄傲的就是,我创造了一个全世界都没有的东西。把中国手球做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,我觉得自己对得起手球,对得起手球人了。”

  彭图(化名)

  前运动员 退役半年

  彭图希望化名,因为他现在的职业有些特殊——一名体育经纪人。

  半年前,彭图从一项小众运动领域退役。因为项目足够“小众”,退役也显得顺理成章。

  “从我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,这不是一件能够长期去做的事情,本身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就比较短。”

  退役前,彭图眼中的赛场。受访者供图

  机缘巧合之下,彭图转而从事经纪人,身份的对调让他觉得很奇妙。“我之前做运动员的时候,有别的经纪公司,现在我又开始负责别人的经纪工作。”

  人脉资源、时尚资源、媒体资源、品牌资源,曾经的履历和积累让彭图有着先天优势。“比如,我带的选手刚拍了一本杂志。原本我当运动员的时候也要拍这本杂志,后来因为其他事没拍成,但人还是这些人。”

  镁光灯下的角色站到了幕后,彭图只有一个感受。

  “我觉得他的镜头展现力比我强,拍出来超级帅。”

  逗趣之余,也有烦恼。默契不足、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,彼此的期望值和预期难以统一。

  “比如,我们同时在谈好几个品牌,又很难把所有谈判的细节跟运动员讲清楚,因为很花时间。”

  曾经一些自己无法理解的选择,在视角转换后,反而能体味其中远眺大局的深意。彭图想,一切留待时间来检验。

  “退役之后,你的高光时刻是什么?”

  “我还在等这样一个高光时刻。”

  退役后,彭图眼中的赛场。受访者供图

  刚刚过去的这个赛季,彭图带的运动员成绩斐然。看到对方站上领奖台的刹那,激动开心之余,彭图也感到很大压力。手机上被刷屏了100多条消息,面对找上门来的媒体与品牌,他必须仔细筛选。

  “因为成绩出来了,肯定要有更好的商务资源给到他,这样才说明我尽职尽责了。如果他的成绩非常好,却没有相应的资源,那就是我工作上的失职。”

  让运动员的荣誉归运动员,经纪人的成绩归经纪人——这一点,彭图心里泾渭分明,但他并不担心。

  毕竟他不缺时间,也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。

  李懿耕

  前跆拳道运动员 退役12年

  李懿耕退役的时候,教练甩下一句话。

  “你太浮躁了!”

  彼时,18岁的小伙耸了耸肩。在最好的年纪里,他选择提前退役,只因为不想走那条被设定好的、唯一的路。

  “赛场上,你的高光时刻是什么?”

  “被选拔进一线队伍的时候,感觉人生开启了新的赛道。”

  那年,李懿耕16岁。他的第一反应是兴奋,因为“有工资了,有钱花了,不需要伸手跟家里要钱了”。

  运动员时期,李懿耕和队友、教练的合照(右一,红衣白裤)。受访者供图

  李懿耕并非循规蹈矩的性格。10岁被选中练习跆拳道,每天吃饭训练,三点一线的生活让他倍感单调,最终选择退役。剥离运动员身份后,他与朋友合开了道馆,开展青少年培训工作。为啥又绕不开老本行?李懿耕的答案很简略——这是上手最快,了解最深,唯一的生存技能。

  然而,在年复一年的教学中,在看着一茬又一茬小白杨茁壮成长的日子里,“谋生”的想法发生了改变。

  “退役之后,你的高光时刻是什么?”

  “每年都有一次高光。每年总有几个小朋友在参赛时让你眼前一亮,让你欣慰。自己从幼儿园一直带到初中的孩子,拿到北京市青少年比赛冠军,这能给我带来很大的成就感。”

  退役后,李懿耕和道馆学员们的合照(最后一排居中)。受访者供图

  李懿耕用了一个郑重的形容:跟拿金牌一样。“我这里的运动员,我的兵,他提升的每一刻,都让我觉得特别‘高光’。”

  在场边看着白衣小少年们你来我往施展拳脚时,不再年轻的教练也忍不住回忆起曾经桀骜不驯的自己。“当年会想,我的教练为什么是这种态度,为什么要去吼?等到我自己成为教练,才知道当教练是不容易的。”

  人往往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。好在走过不少“弯路”后,他的事业终于步入正轨。

  “都是经历。只有成长了,一回头,才知道自己曾经做过多不可思议的事情。”

  邢常伟

  前速度滑冰运动员 退役36年

  从8岁滑到20岁,邢常伟整个青春都在冰场上度过。

  20世纪80年代,她参加了第一届全国短道速滑比赛。那时短道速滑运动刚刚在国内兴起,跑道标志块是胶皮塞做的,防护垫也格外简易。踩着大道速滑刀,邢常伟像一只白燕,在冰雪地里悠游来去。

  “赛场上,你的高光时刻是什么?”

  “拿到全省冠军,乃至全国名次。握着奖牌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个时刻,你能感觉到体育的力量与精神,它让你受益终身。”

  “退役之后,你的高光时刻是什么?”

  “像我的团队获得全国职业教师能力大赛一等奖的时刻。体育精神已经融入我的骨髓里,人生的高光是不断进取的过程。”

  如今的邢常伟,在学校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工作。受访者供图

  因伤病退役,邢常伟选择回归校园。毕业后,她被分配到黑龙江职业学院。凭借“运动员基因”带来的韧劲和勤勉,她从体育老师成长为分院副院长,再到如今的学校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处长,还在工作之余考取了国家级裁判员证。

  “一般运动员想把文化学习和训练兼顾好,确实是有难度,因为你的青春、时间都在运动场上拼搏,人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同时专心做两件事。但是转业以后,你可以重新开始学习,学习是终身的,什么时候都不晚。”

  2022年,邢常伟在北京冬奥会现场。受访者供图

  邢常伟想以自身经历去勉励年轻的运动员们——“我们像手机,不断给自己充电,充到满格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极致。人生也需要不断地充电。体育给予我们力量,带着这份力量,我们每个运动员都可以从零做起,在新的起跑线上再次出发,奔向另一个高光时刻。”

  如她所说,人生的许多选择,都是从零开始。从起点出发,到终点的距离,就是努力的过程。(完)

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体育频道 顶: 43275踩: 23594

必填

选填

选填